傅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5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萬增到610多萬,增長了約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5%。
關(guān)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說。殷商高宗武丁為使國家振興,希望找到一位能輔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記載:“傅,殷相說之后,筑于博巖,因以為姓。”《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廣韻》、《姓解》及鄭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說,由此可見,這位傅說,便是傅姓的始祖。
得姓始祖 傅說
分 布 山西、山東、遼寧、吉林、河南、
著名人物 傅作義,傅瑩,傅雷,傅沖等
發(fā) 源 山西平陸縣
郡 望 北地郡、清河郡
堂 號 北地堂、清河堂、興商堂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大由的封地傅邑,屬于以國名名為氏。 遠古時期的黃帝有個裔孫,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陸),還建立了古傅國。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孫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傅氏,世代相傳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二
出于殷商名相傅說(Yuè 音悅)的后裔,以地名為氏。據(jù)《史記·殷本紀》和《通志·氏族略》所載,商高宗武丁在位時,國勢衰微,于傅巖(今山西省平陸東南)找到說,說幫助武丁興國,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在傅說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傅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傅氏正宗。
傅氏族人大多尊奉傅說為得姓始祖。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三
出自祁姓,帝堯子丹朱之后,《國語》記載:(周代丹朱之神顯靈時)。王使夿宰忌父帥傅氏及祝、史奉犧牲、玉鬯往獻焉。
源流四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陽國,屬于以國名為氏。 據(jù)史籍《姓源》的記載,在上古時候曾有一個諸侯國,叫傅陽國,有的史書上亦稱其為“復(fù)陽國”,故址在今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澗頭集鎮(zhèn)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據(jù)土山”。據(jù)典籍《國語·鄭語》中的記載,傅陽國為商王朝大彭國陸終所封,姚姓,為陸終第四子。這個古國在春秋時期因孔子之祖孔紇(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戰(zhàn),并以雙手勇托潰落的傅陽城門框、掩護士兵和民眾撤退而聞名遐邇。傅陽國后在周景王姬貴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國所滅,其后,該地區(qū)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陽城名為姓氏者,稱傅陽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傅氏、復(fù)氏、陽氏,世代相傳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賴國族人,屬于避難改姓為氏。 據(jù)家譜文獻《賴氏族譜》的記載,春秋末期,賴國(今日河南息縣包信鎮(zhèn))在周景王姬貴七年(公元前538年)與傅陽國(復(fù)陽國)一起被楚國所滅,賴國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國人恐為當時的楚靈王羋圍所害,為避禍及,便將賴氏改為羅氏、傅氏、復(fù)氏等。
故而,至今仍有賴、羅、傅三家聯(lián)宗之說。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太傅,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太傅,亦稱師傅,簡稱傅,歷為王朝總教之師,負責教導(dǎo)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學(xué)問。各公爵、伯爵諸侯國亦設(shè)有太傅之官位,為中央王朝的巨擘之一。到了三國時期的曹魏王朝,開始為各封王設(shè)置師傅一名。到晉朝時期,因為要避晉武帝司馬師之名諱,去“師”,單稱“傅”。到了隋朝時期,有意改晉制,單稱為“師”。到了唐朝,又單稱為“傅”,官秩為從三品,相當于今天的副部級。到了元朝時期,王廷之傅稱“太師”,各王所屬之傅稱“師”。在歷代太傅、師傅、傅、太師、師的后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傅氏,人數(shù)甚多于上述“正統(tǒng)”之傅氏,世代相傳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傅御,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傅御,是兩周時期輔佐王政之官的名稱,與冢宰(太宰、宰相)地位相同。在典籍《詩·大雅》中就記載:“傅御者,貳王詔事,謂冢宰也。”在傅御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傅氏,世代相傳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傅相,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為亦各封王設(shè)置了丞相,由中央王朝派遣。到了漢景帝劉啟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漢景帝改稱其為“傅相”,以與中央王朝的宰相有別。在傅相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傅氏,世代相傳至今。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該支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源流九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族八大姓》記載:
⑴.滿族傅佳氏,滿語為F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福寧額(今黑龍江虎林)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所冠漢姓即為傅氏。
⑵.滿族傅錫哩氏,滿語為Fuciri Hala,世居蘇克特依卡倫(今新疆鞏留吉爾格郎哈拉木蘇克村),后所冠漢姓即為傅氏。
⑶.滿族富察氏,亦稱傅察氏、蒲察氏、富查拉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富爾察部,金國時期稱蒲察氏部落,以部族名稱為姓氏,滿語為滿語為Fuca Hala、Fucala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所冠漢姓即為傅氏。
⑷.滿族福塔氏,亦稱付哈氏,滿語為Futa Hala,漢義“繩子”,世居長白山地區(qū),后多冠漢姓為傅氏、福氏等。
⑸.滿族富爾庫魯氏,亦稱富勒庫嚕氏,世居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后有人改漢字單姓為傅氏;
⑹.滿族富勒哈氏,亦稱富爾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滿語為Fulha Hala,漢義“楊樹、布施”,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zhèn)),后有赫哲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后,多冠漢姓為傅氏、富氏、楊氏、付氏等。
⑺.滿族郎佳氏,滿語為Langgiya Hala,東漢末
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海西女真,世居遼陽、吉林一帶地區(qū)。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有滿洲正白旗將領(lǐng)郎佳·升,以乾清門行走往軍營協(xié)剿川、楚地區(qū)的白蓮教,在鎮(zhèn)壓白蓮教起義過程中驍勇善戰(zhàn),清嘉慶皇帝十分欣賞他,特賜號巴圖魯,擢蒙古副都統(tǒng),并賜改名為傅升。在傅升(郎佳·升)的后裔子孫中,皆稱傅氏,世代相傳至今。
⑻.滿族敷辰氏,滿語為Fucen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兩岸地區(qū),后所冠漢姓即為傅氏。
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滿族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
傅姓得姓始祖傅說,商朝從盤庚將商都遷至殷墟以后,只興旺了很短的一個時期,等到商高宗武丁繼位時,國力已經(jīng)很是微弱。武丁決定振興朝綱,可是朝中卻找不到一個能協(xié)助他改革國政的大臣,為此他一直憂慮。一日晚,武丁夢見了一個叫說的圣人,此人狀如囚徒模樣,卻口稱腹有良謀,武丁笑醒后,命人按夢中模樣畫成圖像,四處尋訪。結(jié)果在一個叫傅巖的地方找到一個叫說的奴隸,他們把他帶回朝中。說給武丁提了不少關(guān)于治國方面的建議,武丁便任命說為宰相。說執(zhí)政以后,修政行德,使商朝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說的輔佐下,商朝后期達到了極盛,武丁也因此被譽為“中興明主”。因說曾居于傅巖,所以稱他傅說,傅說就成為傅姓的得姓始祖。
先秦時期,傅姓悄悄地活動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帶狹小的地區(qū)。到了秦漢之際,傅寬跟從漢高祖劉邦打天下,以功封陽陵侯,歷任齊相和漢丞相,傅姓的足跡已經(jīng)踏上了山東,加上蜀中夜郎族傅姓和西羌傅姓的漢化,傅姓在漢朝已是甘肅、寧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貴州、云南、廣西等地遷移。至西晉時,傅姓已經(jīng)北上河北,南下江蘇,渡長江進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隨中原南下移民潮進入福建。明朝時傅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進入了臺灣地區(qū)。
宋朝時期,傅姓大約有2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8%,排在第五十七位。傅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0%。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東、河北、福建、河南,這五省傅姓大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蘇、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全國形成了南方贛閩、北方魯冀豫兩大傅姓聚集地區(qū)。明朝時期,傅姓大約有4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7%,列為第五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傅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明朝時期,江西為傅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4%。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兩省,大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山東、福建、湖北、河南,這四省的傅姓又集中了26%。宋元明600余年,傅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贛閩、山東兩塊傅姓人口聚集地區(qū),全國中心已由北向東南漂移。
傅姓分布
傅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5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0萬增到610萬,增長了約15倍,傅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湖北、山東等五省,這五省傅姓又集中了28%。傅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占全國傅姓總?cè)丝诘?%。全國形成了南川湘皖贛浙、北豫鄂魯冀兩塊傅姓大聚集區(qū)。在近600年期間,傅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jīng)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西南的移民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移民流。傅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湖南、鄂皖贛大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蘇南端、上海、重慶、四川大部、貴州北部、粵桂北端、陜西南端、山東北部、河北東部、天津、遼寧西部、內(nèi)蒙古東南、黑龍江東部,傅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48%以上,上述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9.4%,居住了大約53%的傅姓人群。在四川西部和南部、貴州南部、云南北端、桂粵閩中部、江西南端、安徽北部、豫魯蘇大部、河北西部、北京、陜西南部、甘肅南帶、遼寧西部、吉林大部、黑龍江中部、內(nèi)蒙古中部、新疆西北,傅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36%一o.48%之I司,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0.7%,居住了大約31%的傅姓人群。
郡望
北地郡:戰(zhàn)國秦置郡,治所在義渠(今甘肅寧縣),西漢移治馬陵(今甘肅慶陽),東漢移治富平(今寧夏吳忠)。東漢末期地入羌胡。
清河郡:漢高祖劉邦置郡,劉邦五年(公元202年)建,后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后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qū)。元朝以后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
堂號
清河堂:以望立堂。
興商堂:商朝武丁時刻想振興自己的國家,但缺乏賢人幫助。一天夜里,他夢到圣人來到他面前。這位圣人名“說”,治國的本領(lǐng)很大。于是武丁就畫了那圣人的像,命許多人去找,結(jié)果在付(傅)巖找到了一位做泥瓦匠的奴隸,正在那里筑墻,他很像武丁夢中見到的人的模樣。他就是傅說。人們將他請到朝廷,他后來果然幫助武丁振興了商朝,是歷史上的名宰相。
傅姓宗祠通用聯(lián)
筑墻世祖遠;清河道脈長!敌兆陟敉ㄓ寐(lián)。此聯(lián)為傅氏宗祠“清河堂”通用堂聯(lián)。
版筑宰相第;金玉君子家!敌兆陟敉ㄓ寐(lián)。上聯(lián)典指商代高宗時賢相傅說。下聯(lián)典指宋代傅堯俞,官至監(jiān)察御史、中書侍郎。人們稱贊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
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瞪阶敌兆陟敉ㄓ寐(lián)此聯(lián)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傅山(1607-1684)自題聯(lián)。傅山字青主,山西陽曲人。著述頗多。 學(xué)士科舉列榜首;巾幗鼎甲第一名。
全國傅氏三修宗譜八卷,(清)傅起魁、傅逢燕等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惟訓(xùn)堂鉛印本十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全國沔陽傅氏源流世系匯集甲集,(民國)傅之鵬、傳云鵬等發(fā)起,傅春舫、傅雪棠編校,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傅氏合纂通譜委員會石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
族譜名稱 |
編者 |
編纂時間與方式 |
藏地 |
備注 |
---|---|---|---|---|
浙江蕭山荷谿傅氏宗譜 |
清)傅宗琰等重修 |
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浙江蕭山浦陽柳溪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二卷、第九卷 |
浙江蕭山浦陽柳溪傅氏宗譜 |
清)傅京甫等續(xù)修 |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二卷、第六~八卷、第十卷、第十二卷、第十六~十七卷、第十九~二十卷 |
浙江蕭山浦陽柳溪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二~三卷 |
浙江蕭山浦陽柳溪傅氏前大房譜八卷 |
民國)傅秋芳等纂修 |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二卷 |
浙江義烏壹門銅塘稠巖傅氏重修宗譜 |
清)傅有介等纂修 |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今僅存第一~四卷、第六卷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浙江衢州江山追遠傅氏族譜 |
清)傅命京等纂修 |
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
今僅存第二~三卷、第七卷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浙江龍游龍邱清河傅氏宗譜六卷 |
清)傅巖舉等纂修 |
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貲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
今僅存第五~六卷、卷首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浙江龍游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今僅存第三卷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湖南瀏陽瀏西傅氏族譜三卷,首一卷,次一卷 |
清)傅道澍、傅學(xué)佐主修 |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金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
|
湖南寧鄉(xiāng)楚南寧邑傅氏重修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活字印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
今僅存世系表 |
湖南湘鄉(xiāng)上湘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木刻活字印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
今僅存第二~三卷 |
湖南邵東邵陵傅氏宗譜五卷,首一卷 |
清)傅祝豫纂修 |
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 |
|
湖南岳陽清河傅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
清)傳竹湘等重修 |
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湖南岳陽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
今僅存卷首 |
湖南岳陽羅湘傅氏族譜二卷 |
清)傅其身、傅良田等三修 |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
|
湖南岳陽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帝賁堂鉛印本三十九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湖南衡陽傅氏四修宗譜十卷 |
民國)傅紹俞主修 |
民國丙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湖南湘陰遷湘江長樂白茅灘傅氏續(xù)修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十二~十三卷、第二十一卷 |
湖南湘鄉(xiāng)上湘壺天傅氏續(xù)修支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秋芳公房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三卷 |
湖南湘江鄉(xiāng)壺天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穆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七卷 |
湖南湘潭傅氏二修族譜八卷 |
民國)傅承贄等纂修 |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務(w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七~八卷、卷首 |
湖南湘陰傅氏四門族譜三十卷,首三卷 |
民國)傅正衍等纂修 |
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九卷、第十一~三十、卷首上、中、下冊 |
湖南湘陰遷湘江長樂白茅灘傅氏續(xù)修族譜 |
民國)傅冠彈纂修 |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第十七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七卷卷首下冊 |
湖南湘陰遷湘江長樂白茅灘傅氏續(xù)修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三卷、第五~六卷、第十二~十三卷 |
湖南寧鄉(xiāng)傅氏六修族譜十一卷,首一卷 |
民國)傅儒衛(wèi)等主修,傅儒儀等纂修 |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一卷、卷首 |
湖南寧鄉(xiāng)傅氏五修族譜十一卷,首一卷 |
清)傅正澧主修,傅正度等纂修 |
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六卷、第九卷、卷首 |
湖南寧鄉(xiāng)傅氏四修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三~四卷、第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卷、第十五卷 |
湖南寧鄉(xiāng)為寧傅氏續(xù)修支譜十卷 |
民國)何家柏主修,傅運啟等纂修 |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七卷 |
湖南寧鄉(xiāng)為寧傅氏三修支譜 |
著者待考 |
民國年間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四卷 |
江蘇鎮(zhèn)江丹徒傅氏宗譜十六卷 |
清)傅炳梓等纂修 |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 |
|
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七~九卷、第十四~十五卷 |
江蘇鎮(zhèn)江丹徒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十卷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蘇無錫錫山傅氏宗譜四卷 |
民國)傅金茂主修,傅金川等協(xié)修 |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2年)聚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蘇江陰暨陽青山傅氏續(xù)修宗譜四卷 |
清)傅顏斌等續(xù)修 |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蘇江陰暨陽青山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四卷、第六卷 |
江蘇江陰暨陽青山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八卷 |
江蘇江陰暨陽青山傅氏宗譜 |
著者待考 |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五卷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世系圖第二卷、第五卷行傳第五~六卷、第十~十二卷、第十 |
江蘇江陰暨陽傅氏續(xù)修宗譜 |
清)傅法明修 |
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西瑞金傅氏宗譜十卷 |
民國)傅鴻典重修 |
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石印本十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
|
江西上杭白砂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十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四~十八卷 |
江西高安珠湖傅氏宗譜五卷 |
民國)傅純生等纂修 |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淳敘堂石印本六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江西南城清河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四卷 |
江西萬載傅氏族譜 |
著者待考 |
清朝年間清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七卷 |
四川簡陽簡陽傅氏朝陽公支譜 |
民國)傅鑄印等修 |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鉛印本五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四川成都傅氏宗譜十卷 |
民國)傅泰圻等主修,傅克珍等纂修 |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石印本十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廣東乳源傅氏族譜 |
清)傅禮莊等重修 |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
|
山西山陰荷湖傅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
清)傅元愷等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輔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山西陽曲傅氏家譜一卷 |
清)傅振緒纂 |
墨書帖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山西大學(xué)圖書館 |
|
上海南匯傅氏家譜 |
民國)傅恭弼績修 |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油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上海川沙六灶傅氏家譜 |
著者待考 |
|
現(xiàn)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賢縣檔案館 |
|
陜西西安滄洲傅氏宗譜 |
清)傅鼎銘等主修傅紹容等纂修 |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今僅存第一~四卷 |
福建上杭傅氏宗譜二十五卷首一卷 |
民國)傅文鈺等主修,傅祖璣等纂修 |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福建南安傅氏族譜一卷 |
民國)傅奉璋等重輯 |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石印本 |
現(xiàn)被收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區(qū)檔案館 |
|
福建榜橋傅氏五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 |
民國)傅儒弼纂修 |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輔德堂鉛印本十六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河南東郡傅氏族譜三卷 |
清)傅繩勛纂修 |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嘉蔭亭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
|
河南嵩邑傅氏宗譜缺卷 |
清)陳德華纂修 |
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兩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
|
遼寧本溪傅氏譜冊一卷 |
傅洪科纂 |
|
現(xiàn)被收藏在遼寧省本溪市清河城鄉(xiāng)雙嶺村 |
|
傅氏族譜 |
清)傅鳴箎等編修 |
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傅氏宗譜六卷,首二卷 |
清)傅氏族人續(xù)修 |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
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
|
【山東高密】 傅氏家乘 一卷 | 清)傅爾德纂修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刻本一冊 | 歷史所 |
|
字輩排序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西王莊鎮(zhèn)傅氏字輩排列(第十五世——四十六世):玉為寶珍(秀),瑞(允)映(應(yīng),守)華堂,廉潔永振,孝悌傳芳。憲令恒遠,祥和安長,德廣興泰,心正大昌。
湖南寧鄉(xiāng)傅姓字輩:“調(diào)元名世忠國奇勛宏開先業(yè)永錫來昆端正宗儒道衣冠紹祖先文章光上國毓秀振家富”。
湖南寧鄉(xiāng)粟溪傅氏字輩:“太道景思欽,俞自愛元龍,貴公侯伯子,世慎珍日百,應(yīng)時壬永以,嗣志仲崇紹,卿宗登尚國,祚承陶唐勝,書香裕后昌。后續(xù)派:同心恭念典,源流慶興隆,肇基本北冀,衍布蕃南荊,貽謀宣先緒,繼起振徽聲。再續(xù)派:偉績山東著,儒林晉代彰,云臺勛佑啟,霖雨澤悠長!
湖南邵陽傅氏(付氏)字輩:
湖北宜昌當陽市淯溪鎮(zhèn)水田灣村聚居地及遠安茅坪場瓦倉村聚居地傅(付)氏字輩:“束帶立家邦,祖宗仁德大,萬世有賢良”;
榮房支派:“玉卿如彥基志友廷添朝磊堯文國繼世寧祝恩高”;
漢房支派:“玉卿如彥基志宗成文奇廷大朝永繼世寧祝恩高”;
橫江沖支派:“汝載定國侒祥祝恩高”;
茅塘支派:“良應(yīng)永世德前功大其昌”;
沙灣支派:“云重明皇金春應(yīng)大承正國立仁義禮文”;
杉木橋支派:“真宜文才斌必添伸廷顯仁大朝元奇國正世上永”;
合族新派:“萬代樂安康咸欣祖澤長化從生厚普業(yè)自力行彰積絡(luò)輝先烈詒謀裕后光人材相并起清直遠傅(付)揚”。
江西南城(清河)、南豐、福建邵武傅氏字輩:“崇震雨應(yīng)霖源芳克思欽善道美先志揚顯耀光宗”。
山東高密傅氏字輩:“日敘丙余希深聯(lián)貽馨名因溥垂法迪之”。
重慶地區(qū)傅氏字輩:
彭水支派:“明任時聘壁廷作宓世應(yīng)正大朝元美光顯文昌方”;
涪陵支派:“治國家為孝繼宗祖為師念學(xué)光先德永世昌汝基”;
奉節(jié)支派:“端正宗儒道衣冠紹祖先文章光上國锍秀以喜(啟)后(明)言(賢)”;
云陽支派:“世恒宗儒道衣冠紹祖先允承金玉志夢卜啟英賢”;
巫山、巴東支派:“端正宗儒道衣冠紹祖先文武光上畢佑宙啟後賢”。
重慶墊江傅氏字輩:
沈家石學(xué)堂支派:“元文德慶炳國朝世相家忠孝以為本光必大榮華”;
九龍橫梁支派:“大天有宗祖可應(yīng)幫子孫汝性本受用文才必重宜”;
高安協(xié)平支派:“永興仕朝必國正天下順”;
梁平蔭平支派:“先學(xué)德元慶芝高國志興”;
周加大順支派:“伯嘉成日林明盛正宗興世代昌茂遠光輝永長存”;
曉興扈姓支派:“池家應(yīng)小”;
重慶市渝北區(qū)龍興鎮(zhèn)附近傅氏字輩:以,春天開吉祥萬世永宏(音,不確定)昌(音不確定),祖宗歷代遠圣朝謝恩光。
1996年各支合派:“成維世紀顯達昌榮廷佐武宗盛繼保衡允修懋德孝友同敦科教興國培育群英清正廉潔萬代常春”。
四川敘永、古藺傅氏字輩:“廷紀汝太玉我其庭懷說傳家之至德清河有世澤文章可華國良相人天錫先人舉自商高宗師萬訓(xùn)祖武於于書載賢君倚贊襄貽謀多典則佑啟廣徵祥生聚增繁盛經(jīng)營歷遠方豫中基業(yè)建承繼發(fā)南昌明代遷川省安居敘永鄉(xiāng)熙朝隆選士揆奮慶觀光學(xué)問修純粹猷為益顯揚倫常昭慎重受祿萬年長。
粵鄂川渝傅氏字輩:“宣震文玉啟有大上良士詩禮培(傳)家策經(jīng)綸華國才公侯伯宰相世德永蕃開。
吉林九臺滿族傅氏(富氏)字輩:“希文恩忠勇榮任秉存成宏云興顯瑞景廣慶祥增”。
浙江紹興傅氏字輩:“宏規(guī)大啟垂裕后昆淵源繼述孝友傳家允能纘緒恪循謙恭廉讓攸賴聞望遠播肇其敦厚世澤綿長仁義禮智文行信嘉猷懋美厥德益勛彰永紹箕裘俾爾熾昌”。
河北承德傅氏字輩:“山金得文泰其景永長寶生國運自恒通懷”。
傅氏(付氏)一支字輩:“承家發(fā)祖士勇剛強正大光明國泰安康”。
河南光山白雀園鎮(zhèn)傅氏字輩:京夢公之稟 文華承家傳 紹祖崇敦厚 太和慶作長。
貴州赤水(天臺,復(fù)興,大同)傅一支字輩:“國正洪元慶 恩高世澤長 民惠兆顯德 萬代聚贏昌”(現(xiàn)至澤字輩)
湖北 大部分 江西小部分 孝感 武漢 大悟縣的楚澴傅(付)氏 時啟可傳 禮方國鳳 明倫立本 敬學(xué)尊經(jīng) 嘉言作式 善道為型 貽謀永守 名遠長馨 忠厚勤儉 廉潔嚴(道) 明 精業(yè)益世 功德拓新 出自楚澴傅氏。
盡管各支傅姓起源有異,但因1955年文字改革簡化之后,戶籍管理及各類檔案有了傅氏一族有誤改為付氏者,并被沿用,有了現(xiàn)今付姓。
先秦.
傅說(fù yuè),古虞國(今山西平陸)人,生卒不詳,殷商時期著名賢臣,先秦史傳為商王武丁(約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丞相,為“三公”之一。
秦漢
傅寬(?―公元前190年),北地人(今甘肅慶陽),漢高祖時開國功臣。被封陽陵侯,曾任漢丞相,顯赫非常。在楚漢戰(zhàn)爭時隨韓信、曹參平定齊地。漢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傅寬列第九位。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漢北地人(今甘肅慶陽),北地傅氏開基始祖。漢昭帝時,用計斬殺樓蘭王,因功被封義陽(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陽西北)侯。
傅毅(公元47—92年),字武仲,扶風茂陵人(今陜西興平),著名東漢文學(xué)家。朝廷求賢不誠,士多隱居,遂作《七激》、《迪志》詩,諷世明志,后被召為蘭臺今史,以文顯于朝廷。著有《舞賦》等作品。
傅玄(公元217—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陽人(今陜西耀縣),著名西晉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卒后被追封為清泉侯。
傅彤(?-222)在正史中名為傅肜(róng),南陽義陽(今湖北棗陽)人。傅彤為蜀漢將軍,章武元年為中軍護衛(wèi),隨劉備伐吳。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傅彤為保護劉備而死戰(zhàn)吳軍,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
傅僉(?——263年),義陽(治今湖北棗陽)人,三國時蜀漢將領(lǐng)。
魏晉南北朝
傅咸(公元239—294年),字長虞,北地泥陽人(今陜西耀縣)。傅玄之子。西晉初,任冀州刺史,后轉(zhuǎn)御史中丞、尚書左丞。明人輯有《傅中丞集》。
傅亮(公元374—426年),字季友,南朝宋國人。著名漢朝政治家。佐劉裕篡位,被封城建縣公,后廢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騎侍郎、尚書令。編著有《光世音應(yīng)驗記》等。
傅琰(?—487年),字季珪,北地靈州人(今寧夏靈武)。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僑居南方。
傅奕(555年~639年),相州鄴人(今河北臨漳),著名唐朝學(xué)者、自然科學(xué)家和無神論者。曾做過隋朝禮部的屬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學(xué)方面,精天文歷數(shù),極力反對佛教對民眾的危害,建議皇帝把十萬僧尼配成夫婦,繁育后代,益國足兵。后來,他又上書十二論,揭露寺院“剝削民財,割截國貯”,“寺多僧眾,損費為甚”,“軍民逃役,剃發(fā)隱中”等流弊。他還指使兒子用羚羊角擊碎婆羅門僧的假佛牙,當眾揭穿佛徒的騙局,表現(xiàn)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反佛教神學(xué)的斗爭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晉以來反對佛教思想的言行為《高識傳》共十卷。
隋唐五代
傅奕(555年~639年) 唐初學(xué)者。唐相州鄴(今河南省安陽市)人。精于天文歷數(shù)。著名的反佛斗士。
傅游藝(?——公元691年),唐朝人,著名唐朝宰相。曾任武周宰相,是付(傅)氏為相者第一人,為武則天寵臣,一年中四次提升,時人號為“四時任宦”。
宋元
傅寅(1148年~1215年),字同叔,著名唐朝學(xué)者。從唐仲友學(xué)。對天文、地理、井田、學(xué)校、郊廟、律歷、軍制等類研究精深,號曰群書百考,所著《禹貢說斷》,有獨到見解。
傅霖(生卒年不詳),著名南朝宋國音律學(xué)家。為齊、梁、陳、隋兵部尚書兼宏文館學(xué)士付(傅)蕎之子,歷官翰林學(xué)士、婺州太守。《宋刑統(tǒng)》頒行之后,為了便于記憶誦讀,用韻文進行注釋,著有《刑統(tǒng)賦》二卷。
傅友德(?——1394年),安徽省宿州市人,著名明朝開國名將。少驍勇,善騎射,元末參加農(nóng)民起義,先從劉福通部李喜喜入蜀,后歸明玉珍,再從陳友諒,均無所成就。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01年),朱元璋攻江州(今江西九江),傅友德率眾降。朱元璋奇其才,因功封潁國公,曾為明朝一統(tǒng)天下,尤其是明對西南地區(qū)的統(tǒng)一,立下汗馬功勞。
傅霖:北宋青州(治今山東益都)人,宋代律學(xué)博士,為齊、梁、陳、隋兵部尚書兼宏文館學(xué)士傅蕎之子,少與張詠同學(xué)。隱居不仕,大中祥符間始出。歷官翰林學(xué)士、婺州太守。
明清
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為青主,別號公之它、石道人、嗇廬、朱衣道人等,山西陽曲人(今山西太原),著名明末清初反清義士、學(xué)者。他不但博通經(jīng)史諸子和佛道之學(xué)。并兼工詩文、書畫、金石、又精醫(yī)學(xué)。其思想破儒家正統(tǒng)之見,開清朝子學(xué)研究的風氣。其著作有《霜紅龕集》、《荀子評注》等,醫(yī)學(xué)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書。
傅以漸(公元1608~1665年),字于磐,號星巖,祖籍江西永豐縣,東昌府人(今山東聊城)。著名清朝開國狀元、一代名相。
晚清
傅善祥(1833年-1856年),女,金陵(今南京)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中華民國
彭真 (1902年10月12日-1997年4月26日)男,原名傅懋恭,山西省曲沃縣人。1922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學(xué),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參加進步組織青年學(xué)會,接受馬克思主義。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山西省共產(chǎn)黨組織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1937年改名彭真。
傅作義(公元1894~1974年),字宜生,山西榮河人,解放后,擔任水利部長。
傅連暲(公元1894~1968年),原名傅日新,福建長汀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傅仲芳(1897——1963),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臺灣省濱湖警備區(qū)副總司令。
傅翼(1888—1952),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臺灣省第七十二軍軍長。
20世紀
傅抱石(公元1904~1965年),江西新余人,為現(xiàn)代著名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
傅雷(公元1908~1966年),一代翻譯巨匠。
傅鐘(公元1900~1989年),四川敘永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傅秋濤(公元1907~1981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傅傳作(公元1914~1982年),湖北石首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
傅紹甫(公元1908~1993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傅春早(公元1911~1996年),安徽六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傅家選(公元1909~1995年),河南光山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傅繼澤(公元1918~1991年),河北博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傅崇碧(公元1916-2003年),四川通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傅正模(公元1904~1968年),字鏡磨,湖南醴陵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先為國民黨員,后為民革成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徐向前元帥的同學(xué)。第一兵團副司令官兼第二軍軍長。
傅鯤翼(公元1901~1927年),字作師,湖南醴陵人,國民黨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陳賡大將的同學(xué)。新編第三師政治部主任,中央教導(dǎo)一師團長。
傅文明(公元1937~2005年),貴州人,祖籍江西臨江府(今江西省樟樹市),中國共產(chǎn)黨員,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
傅慰孤(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防部”參謀次長。
傅鏡芳(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臺灣省第四十四軍副軍長。
傅應(yīng)川(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局長。
傅丙仁(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臺灣省軍管區(qū)及海防部臺北師管區(qū)司令。
傅立賢(1911——?),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第一二四軍參謀長。
傅錫章(1905~1932),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湖南綏靖第一師師長。
傅永利(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國防部”物力司處長。
傅忠毅(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臺灣省三軍大學(xué)戰(zhàn)爭學(xué)院空略組主任教官。
傅全有(公元1930~今),山西崞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傅秉耀(公元1940~今),黑龍江巴彥臨城鄉(xiāng)后韃子營屯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傅奎清(公元1920~今),湖北英山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傅庚辰(公元1935~今),滿族,黑龍江雙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少將。
傅玉春(1955年——今),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指揮學(xué)院副院長。1990年晉升。
傅鴻群(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空軍武漢基地司令員。1990年晉升。
傅云書(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部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傅渤海(生卒年不詳),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海軍湛江基地政治委員,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1990年晉升。
傅彪(公元1963~2005年),山東人,從小生活在北京總后勤部的軍隊大院里。著名影視演員。
傅笛聲:付笛聲,1966年5月14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與妻子任靜同為歌手。
貴公網(wǎng)安備 52010202000011號